稀土发光材料热稳定性的微观物理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国际云顶yd4008
日期:
2022-05-07
浏览次数:
3
稀土发光材料在固态照明、液晶显示及医学影像等方面颇具应用价值,是合成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重点。稀土发光材料发光的热稳定性是衡量材料能否实现实际应用的关键指标之一,而当前大部分材料随温度的升高,发射光谱发生移动且发光效率降低,从而影响器件的正常工作。该现象已发现多年,但其微观物理机制尚不清晰。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邓水全团队运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和模型计算,对稀土发光材料发光热稳定性的微观物理机制进行研究。 该研究构建了大量的结构模型,发展了高通量计算方法和能量筛选技术,确定了能量最优结构,首次发现并解释了缺陷体系的总能量与掺杂离子-空穴距离之间的对数关系,而非库仑关系。 研究基于确定的结构模型,计算了系列荧光粉材料的电子结构,通过电子结构的计算分析确定了稀土发光材料的发光机理。研究考虑到稀土发光材料发光的局域性特征,探究了发光中心的局域性质对荧光粉材料发光热稳定性的影响。研究采用冷冻声子方案探索了发光过程中相关电子态与局域声子的耦合作用及温变规律,首次明确给出了荧光粉材料热致发光蓝移的微观物理图像。 迄今为止,对热淬灭现象的解释均是基于凝聚物理理论的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n.f. mott的唯象模型。本工作将热淬灭现象考虑为热致谱线移动的极端。科研人员通过研究局域声子的非谐性计算了与发光中心有关的热输运性能,从全新的角度解释了荧光粉材料热致发光效率降低的根本原因。 该系列研究发现了决定缺陷体系原子尺度结构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荧光粉材料热致发光蓝移和热致发光效率降低的微观物理机制,为一大类缺陷体系结构的确定提供了普适性的规则,实现了对mott理论的跨越,为建立统一的一般性的热相关的发光理论奠定了基础。 稀土发光材料热致发光蓝移的研究成果以microscopic mechanism of the heat-induced blueshift in phosphors and a logarithmic energy dependence on the nearest dopant–vacancy distance为题,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稀土发光材料热致发光效率降低的研究成果以high partial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luminescence sites: a crucial factor for reducing the heat induced lowering of the luminescence efficiency为题,发表在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上,美国北卡罗纳州立大学科研人员参与研究。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
hot news
/
相关推荐
2022
-
05
-
19
点击次数:
1
原创 材料学网导读:高强度的mg-ca和/或mg-ce基合金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这些镁合金的热稳定性以前很少被研究。本文研制了一种新型的mg-0.8ca-0.7mn-0.2ce合金,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在300℃下退火6h后,该合金的屈服强度仍能保持在~322mpa。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开发既具有超高强度又具有高热稳定性的新型镁变形合金提供重要指导。 作为最轻的结构金属材料,镁合金在汽车...
2022
-
05
-
19
点击次数:
0
来源: 科技日报 葡萄糖是人们从食物中吸收的糖分,它是为人体每个细胞提供动力的“燃料”。那么葡萄糖是否也能为医疗植入物提供动力?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工程师给出了肯定答案。他们设计了一种新型葡萄糖燃料电池,可将葡萄糖直接转化为电能。该装置厚度仅400纳米,约为人类头发直径的1/100。该含糖电源每平方厘米产生约43微瓦的电力,实现了迄今为止葡萄糖燃料电池的最高功率密度。近...
2022
-
05
-
18
点击次数:
0
来源:中国粉体网中国粉体网讯 5月10日凌晨,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在文昌发射场成功发射,在历经数小时飞行后顺利完成与空间站核心舱后向对接,这是我国空间站建设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转入在轨建造阶段的首次发射任务,标志着中国空间站正式开启全面建造。其中,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的9种涂层与材料成功应用于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和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助力空间站建设新征程。在此次空间任务中,上海硅酸盐...
2022
-
05
-
18
点击次数:
0
稿源:cnbeta.com俄罗斯科学家已经合成了一种含有钪和碳的新型超硬材料。它由聚合的富勒烯分子组成,里面含有钪和碳原子。这项工作为未来研究富勒烯基超硬材料指明了方向,使其成为光伏和光学设备、纳米电子学和光电子学元素、生物医学工程作为高性能造影剂等方面的潜在候选材料。该研究报告发表在《碳》杂志上。近四十年前,被称为富勒烯的新型全碳分子的发现是一个革命性的突破,为富勒烯纳米技术铺平了道路。富勒烯具...